一件上好的红木家具除了有好的材质和造型外,还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。红木家具拥有一套自成系统的家具制作工艺流程,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讲究,制作工艺的好坏也是决定红木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。今天,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红木家具的“诞生”过程吧!
①器型设计(周期:5~10天)
②选材(周期:3~5天)
选料:俗话说:“三分料,七分工”,一件红木家具选料的好与坏,直接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和美观与否。选料和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,选择合适的材料,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、颜色和用材的大小。
③开料(周期:5~15天)
开料:选好料后,先把白皮和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,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,开料时要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,并且力度要匀,以保证开出的料平整美观。
④烘干(周期:15~25天)
干燥&烘干:干燥一般分两阶段进行,首先进行预干,预干一般采用自然气干,放在院内通过空气流动和水分蒸发来达到气干的目的,使红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0%—30%之间。气干之后,再放入专门的红木干燥设备内进行干燥处理,要求干燥至水分含量在8%—12%间。
⑤配料(周期:2~3天)
选料&配料:选料和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,选择合适的材料,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、颜色和用材的大小。
⑥制榫(周期:5~15天)
开榫&凿眼:刨平后的精料就可以进行开榫凿眼。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有明确的固定锁紧功能,在整体装配时能有效地分散家具的承重力,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见木材的横断面,只有凭借木材纹理的通断不同,才能看到榫卯之间的接缝。这些工艺精巧的榫卯结构,构成了硬木家具独特的工艺特色。
⑦雕花(周期:10~30天)
雕花: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,在雕刻车间,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时都要集中精力,一旦刻错一刀,整张木板就没法修补了,对红木家具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。雕刻出的成品还要求:花根清晰,花形活泛如真非真,非真胜真,线脚一统,上下吻合,左右相称,凹凸有序,平光无疵等等,红木家具中木工工艺和雕刻工艺相结合,才能体现珠璧共辉、红花绿叶和异工同曲的效果。
⑧组装(周期:5~15天)
组装:组装在木作行业里叫“攒活儿”,在小部件的组装中要用到一种叫“攒斗”的工艺,“攒斗”是行业术语,利用榫卯结构,将许多小木料拼成各种几何形纹样,可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板,这种工艺叫“攒”;用锼镂而成的小木料簇合成花纹叫“斗”。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,所以叫“攒斗”,南方工匠称做“兜料”。
⑨打磨(刮磨)(周期:10~25天)
打磨:雕花以后的板材还需要将表面进行打磨处理,打磨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,打磨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红木家具的第一印象。
⑩上漆或烫蜡(周期:3~15天)
上漆&打蜡:无论是上漆还是打蜡都是为了保证红木家具表面的质感以及耐磨性,所以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而且红木家具上漆和打蜡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,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,非常环保。
由此可见,一套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是多么的繁琐,当您的家里有一套好的红木家具时请您好好的珍惜它、爱护它吧!